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创意工坊于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作为“工作室制”实践与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共建成包括数字媒体衍生品工作室、包装印刷工作室、皮雕工作室、民间装饰艺术工作室、综合材料工作室、智能与玻璃产品设计等多个工作室,具体如下:
木器工作室
木器工作室是艺术设计学院下设的以木器设计制作为内容的实践教学机构。本工作室学习内容丰富,包含木器设计、制作、工艺、材料、美学及趣味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实践实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拓展和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有效的补充。木器工作室设有负责人1名,专业木工桌9台,设计师工作桌5张,各种木料加工设备、电动工具及手工工具一应俱全,可供学员制作中小型家具、生活用具、文创产品、木雕、木质模型等。
工作室将立足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木器设计制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完善工作室平台建设、凝练教学与研究方向,培育教科研团队、打造自身特色、拓展教师专业技能、加强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衍生品工作室
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衍生品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核心使命是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数字媒体衍生品开发与产品的设计创意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创新与传承。可承担数字衍生品设计、三维建模技术应用、文创产品开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项目实训、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学科竞赛活动、毕业设计等实训教学任务。
本工作室主要培养目标涵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协同、孵化创意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等维度,并通过具体成果形成闭环。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与蚌埠微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蚌埠炬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火星时代(南京分公司)、安徽数动文化、安徽电视台科教频道、多林文化传媒、小城故事等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工作室,师生团队承担了《大禹治水》动画制作、舞台美术方案设计、垃圾处理设施三维动画设计、蚌埠有礼IP形象设计等1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机器人、安徽省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安徽省三维创意大赛等各类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40余项。

包装印刷工作室
艺术设计学院包装印刷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11月,现有仪器设备15类,分别有65英寸智能会议平板、电子数显卡尺0-300mm、数位绘图板、胶圈装订机、工作椅、文件柜、陈列展示柜、方形展示台、数码喷绘机(5色)、切纸机、数码烫金机、骑马订书机、裁切刀、喷码机、教学用三角板套装等设备,总价值达9万余元。
工作室将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宗旨,实行工作室化管理模式。工作室以服务师生课外设计、印刷为主要职能。工作室以实际项目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引进实际的相关设计与印刷项目,让学生直接参与设计与印刷制作项目,既丰富了学生的对印刷工艺流程的知识,更加提升了实操能力。为以后从事包装、平面广告等专业提供更好的艺术与技术的保障。全面服务于教学与实操的实践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并推动教学+实操的工作室化教学管理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皮雕工作室
艺术设计学院皮雕工作室成立于 2018 年,是以传统皮雕工艺为核心,融合现代设计与生活美学,提供手工定制、教学体验、文化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皮雕创意空间。本工作室承担设计思维与实践、校企合作项目实践、传统手工艺设计创新、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课程实训任务。配有各类手工雕花工具以及电脑绣花机、削皮机、钮钉机、皮革缝纫机等专业皮具设备,以及工作椅、文件柜、陈列展示柜等辅助设施,总价值10余万余元。
皮雕工作室坚持“以手为道、以心制物、持之以恒、手艺传承”宗旨,注重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设置非遗传承教育大师工作室,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讲学和实践指导,在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专利发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民间装饰艺术工作室
艺术设计学院民间装饰艺术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主要职能是为设计类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教育,同时面向全校非艺术专业学生提供跨学科美育体验。可承担传统工艺创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项目实训、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全校非艺术类专业传统手工漆艺、扎染蜡染、纤维布艺、金丝沙画等公选课程。
本工作室坚持以美育人、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三位一体工作重点,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已成为艺术设计学院对外展示办学特色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邀请徽州髤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范福安教授进校讲座,承办了“安徽省首届漆画艺术作品展暨高校巡回展”,多次接待省市领导及国际友人参观指导,学生创作的金丝沙画作品作为学校礼品赠送匈牙利友人。
工作室以美育人成果显著,2024 年 “同心向祖国,爱我珍珠城” 活动中,学生作品涵盖羽毛耳坠、珍珠首饰等纤维布艺设计,结合蚌埠地域文化实现创意转化。在安徽省工业大赛的现场展示中,工作室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扎染工艺的现场展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非艺术专业学生通过工作坊实践项目训练,作品多次在省部级赛事中获奖。例如,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清荷》、《岁月》、《山行》、《喧嚣之外的孤独》等多幅艺术作品荣获省级甲组一等奖,其中在第五届大艺展比赛中,作品《喧嚣之外的孤独》获得教育部二等奖。指导的作品《乡韵医心》、《丰收的喜悦》等作品获第二届、第三届安徽省乡村振兴大赛二等奖。此外,在蚌埠学院环保服装设计大赛中,学生以旧衣、窗帘等材料创作的《森》获一等奖,体现了纤维材料的可持续应用。
综合材料工作室
本工作室是艺术设计学院下设的以玻璃、玉器及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为内容的实践教学机构。本工作室学习内容丰富,包含玻璃冷加工、玉器设计、制作、工艺、材料、美学及趣味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实践实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拓展和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有效的补充。本工作室设有负责人1名,玻璃、玉雕设备20台套,各种加工设备、电动工具及手工工具一应俱全,可供学员制作玻璃、玉器以及其他材料文创产品的开发、制作等。
工作室将立足设计专业教学,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材料设计制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完善工作室平台建设、凝练教学与研究方向,培育教科研团队、打造自身特色、拓展教师专业技能、加强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
智能与玻璃产品设计工作室
艺术设计学院智能与玻璃产品设计工作室成立于 2025年,是一个以智能小家电产品及日用玻璃产品设计、制造为主题,面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跨学科专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可承担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玻璃产品设计、智能机器人设计、3D打印技术及应用、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课程实训任务。配有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电脑、投影仪、焊接、热熔、喷漆等专业设备,以及工作椅、文件柜、陈列展示柜等辅助设施,总价值10余万余元。
本工作室注重跨学科专业融合,立足玻璃、先进制造等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校企合作,与安徽朗旭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玻璃日用产品设计实验室”,与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3D打印联合设计工作室”。近年来,通过开展设计服务、小学期跨学科创新实践、联合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等活动,培育了教科研团队,打造了自身特色,成为艺术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重要平台之一。

















